
新疆北部地区食葵栽培技术>
1 选地
食葵和油葵一样对土地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沙质性土壤、粘重土壤、轻度盐碱地、瘠薄戈壁地均可种植。不同性状的土地在耕作栽培措施方面略有不同。如粘重土壤宜干耕干种后浇水出苗;
盐碱地要先浇水压碱后再耕播;瘠薄地需增施有机肥料, 大面积种植水肥受限时可适当稀植, 扩大单株营养面积, 提高产品品质等。优质高产栽培应选择前茬作物为苜蓿、小麦、豆类、油菜、玉米、瓜类等,
食葵不易重茬, 短期轮作以禾本科作物做前茬为宜。
2 整地
沙质壤土在雪化完即可整地, 杂草较多的地块喷施封闭性除草剂48%的氟乐灵乳油125~175ml /667m2或96%金都尔乳油60~70ml /667m2, 最好是边施药边耕耙使药剂和表土混匀,
混药深度3~5cm, 整地要求达到“齐、平、松、碎、净、墒”的六字标准。
3 播种
向日葵有较好的耐寒性, 5~10℃种子即可发芽, 幼苗能耐零下2~7℃的霜冻。适宜的播种期一般在4 月上中旬, 播种深度4~5cm, 需要浇水出苗的可适当浅一些。播线要求顺直,
接行与播行一致, 地头起降整齐, 便于以后机械中耕、施肥、开沟等作业, 避免机具损伤根茎, 预防病菌从伤口处入侵。结合播种在播行一侧5cm 处, 比种子播深3cm,
条施磷酸二铵8~10kg/667m2。
4 水肥管理
4.1 秸秆还田作业是大田农业生产重要的有机肥源, 特别是钾元素的补充对食葵生长非常有益。由于磷肥能促进微生物活动加速作物秸秆根茬的分解发酵, 提高土壤肥力,
因此耕翻 时, 撒施10~15 kg/667m2 磷酸二铵或过磷酸钙配适量尿素。 4.2 适时早耕, 能够给土壤的风化提供更多的时间, 有利于有机质形成和土壤熟化,
从而改善土壤结构。一般耕作深度要求在25~30cm, 耕翻后进行第一次耙平碎土作业。 4.3 向日葵对氮钾肥特别敏感。生长中后期对氮钾肥的需求逐渐增大, 结合开沟起垄,
追施氮肥、硫酸钾肥各15~18kg/667m2。混合一次施入, 施肥深度3~5cm 为宜, 施肥带距株行苗根基部10cm 为宜, 这样可避免机械伤根和肥料伤苗,
开沟起垄翻起的土可将肥料深埋10cm 左右。 4.4 由于福海县多风, 初现蕾或现蕾前选择无风天气全面浇一次固根水, 增加土壤湿度以防风雨天气灾害。进入成熟期,
植株根系随之老化, 抵抗力降低, 需水量逐渐减少,要控制水量, 少浇勤灌, 预防病害的发生。 4.5 大食葵的施肥技术要贯彻轻用种肥, 重施基地, 看苗追肥的原则。苗期不宜浇水,
及时中耕松土促进蹲苗, 使根系向土壤深层生长, 提高水肥的利用率。在初现蕾或现蕾前开始第一次追肥, 最好是机械条施。土壤肥力较差的地块应在现蕾至开花初期进行二次追施尿素和冲施磷酸二氢钾,
一般中等肥力以下的土地实行二次追肥效果更佳。
5 合理密植
大食葵一般以60cm 或55cm 等行距播种, 株距45~50cm, 保苗1900~2300 株/667m2。戈壁地土壤结构差异较大, 地力条件较差的瘠薄片区应加强水肥管理,视生长势适时追肥补水,
以求整体产量与品质不受影响。定苗时间应掌握在2~3 对真叶期进行, 定苗过晚明显影响植株生长发育, 主要表现为: 茎秆细、花盘小、产量低、品质差。
6 中耕除草
苗期, 必须进行两次中耕, 第一次中耕因苗小要适当浅些, 第二次中耕可用松土杆尺深耕15~20cm。中耕开沟时要仔细, 避免中耕铲或开沟器挂伤植株根系和根基部茎秆,
预防病菌从伤口侵染。
7 打杈
有些向日葵品种在花盘形成期从茎的中上部叶腋处发生分支, 常规品种“三道眉”就是这样, 应及时及早打杈,避免营养分散来提高产量和商品率, 打杈一般分2~3 次完成。
8 授粉
向日葵开花时, 由于雄蕊伸出花冠12 小时后雌蕊柱头才伸出, 即雄蕊先成熟, 雌蕊后熟, 因此不能自交结实; 还由于自交生理不亲和, 即使人工强制自交, 结实率也很低,所以向日葵必须靠异花授粉。可采取人工授粉2~3
次,有3~5 轮管状花开时进行一次, 开一半时进行一次, 接近开完时再进行一次。方法是做一个近似葵花花盘大小的圆木板, 木板上粘一块薄海绵, 用棉毛巾包住, 逐个在每个花盘上轻轻摩擦,
已达到授粉的目的。通过观察对比, 风媒授粉效率最高, 在向日葵盛花期气候干燥多风的年份, 表现为产量高、品质好; 如花期阴雨多气候潮湿, 则产量低品质差。
9 常见病防治
大食葵常见病主要有锈病、菌核病、褐斑病、霜霉病等。 9.1 合理的轮作倒茬和有机肥料的补充, 是预防病害的有效途径。短期轮作前茬以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为好,
轮作时除净自生苗。 9.2 选择抗病品种或选留健康种子播种, 并远离上年重病地块, 严禁从病田留种或从病区引种。 9.3 播种前用每升含量为萎锈灵200g、福美双200g
的卫福种子处理杀菌剂拌种, 可预防多种真菌性病害。该药对种子安全, 杀菌效果好。 9.4 苗期至现蕾前, 两次喷施甾醇抑制剂戊唑醇: 43%的好力克悬浮剂3000~4000
倍或烯唑醇混配药: 32.5%金卫它可有效的防治锈病、褐斑病、菌核病等病害。 9.5 避免浇水出苗, 可减少霜霉病( 俗称老头病) 害的发生。发病前或发病初期,
用72%的霜脲锰锌700 倍液或75%的百菌清600 倍液, 喷施防治, 间隔时间7~10 天。施药时不宜过分干旱, 应适量补水追肥。